济南玫德铸造有限公司
浏览量:3420    From: 山东鼎安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Time:2015-07-31 17:06:51     

职业卫生评价报告网上公开信息表

项目名称

济南玫德铸造有限公司年产8万吨管路连接件(一期)项目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建设单位

济南玫德铸造有限公司

联系人

梁燕平

地理位置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

项目简介

济南玫德铸造有限公司创立于一九九一年十二月,注册资本24320万元,总资产26亿元。公司主要产品是“迈克”牌高档管路连接件、电力金具、阀门产品,年产能25万吨,年销售收入30亿元。产品适用于设备装配、公共设施的水、油、汽、电管路连接的领域。济南玫德铸造有限公司在依托原生产工艺,配置国内外高科技的工装设备下,2010年4月在平阴工业园区内征地新建8万吨/年管路连接件项目,厂区主要建设全封闭车间厂房、办公楼、宿舍楼、仓库、餐厅、澡堂等,建筑面积146280平方米。

2010年4月,济南市工程咨询院为其编制了《济南玫德玛钢有限公司年产8万吨管路连接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于2010年4月21日获得批复,2012年7月20日委托山东安健源检测评价技术有限公司对“8万吨/年管路连接件项目”进行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于2013年2月完成《济南玫德玛钢有限公司年产8万吨管路连接件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并获得批复(济安监职卫审字【2013】2号)。2015年5月委托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补充了《济南玫德铸造有限公司年产8万吨管路连接件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并于2015年5月21日获得了批复(济安监职卫审字【2015】6号)。目前济南玫德铸造有限公司年产8万吨管路连接件(一期)项目自动玛钢一线车间主体工程及辅助设施已安装完成,各系统运转正常,具备了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的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其职业病防护设施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生产和使用。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由依法设立的取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根据以上规定,济南玫德铸造有限公司委托山东鼎安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对年产8万吨管路连接(一期)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作。

山东鼎安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是取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乙级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证书编号:(鲁)安职技字(2014)第B-0055号)。接受委托后,项目组于2014年11月11日至11月13日进行了现场检测,并根据2014年12月16日专家组评审意见,于2014年12月22日~24日生产运行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现场补充检测。依据AQ/T8010-2013《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导则》、ZW-JB-2014-003《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编制要求》,坚持科学、公正、客观、真实的评价原则组织评价人员对委托项目进行了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作。

现场调查专业技术人员:孔繁红、安伯超、来庆新、王玲 时间2014年10月28日

现场采样专业技术人员:尹英文、吕学强等4人 时间2014年11月11日-11月13日、2014年12月22日~24日   陪同人:梁燕平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

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总粉尘浓度、呼吸性粉尘浓度、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锰及其化合物、盐酸及氯化氢、氨气、氯化锌烟、氧化锌、氧化钙、磷化氢、砷化氢、噪声、工频电场、高温、手传振动、气象条件(温度、湿度、风速、大气压)

检测结果

本工程焦炭存放点和膨润土存放点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分别为12.6%和14.7%,故本工程造型原辅料存放处接触粉尘类型为矽尘;

混砂机作业点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为27.7%,筛砂机作业点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为29.3%,故本工程造型混砂工序接触粉尘类型为矽尘;

起模作业点粉尘中二氧化硅含量为30.7%,冷芯机作业点粉尘中二氧化硅含量为35.7%,壳芯机作业点粉尘中二氧化硅含量为32.3%,故造型制模工序接触粉尘类型为矽尘。

水冷炉料输送皮带作业点粉尘中二氧化硅含量为6.7%,水冷炉作业点粉尘中二氧化硅含量为7.0%,水冷炉料上料皮带作业点粉尘中二氧化硅含量为7.8%,故熔炼工序接触粉尘类型为其他粉尘。

自动浇铸作业点粉尘中二氧化硅含量为6.1%,手动浇铸作业点粉尘中二氧化硅含量为6.9%,故浇铸工序接触粉尘类型为其他粉尘。

沸腾床作业点粉尘中二氧化硅含量为24.7%,落砂区作业点粉尘中二氧化硅含量为23.9%,振动槽作业点粉尘中二氧化硅含量为26.4%,故落砂及砸货工序接触粉尘类型为矽尘。

砂轮机作业点粉尘中二氧化硅含量为7.9%,平口机作业点粉尘中二氧化硅含量为8.6%,故浇铸工序接触粉尘类型为其他粉尘。

由检测结果可知,本项目各岗位工人接触职粉尘浓度除铸造车间的砸货工和炉后上料工不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外,其余工种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超标原因分析:原料库超标主要原因是物料入厂卸料时存在一定落差,卸料、装料过程中造成粉尘的飞扬;水冷炉上料皮带和炉料输送皮带未进行完全密闭,且未与原料库进行隔离,造成水冷炉料输送皮带、水冷炉料上料皮带粉尘超标,炉后上料工持续在高浓度环境中作业,造成炉后上料工粉尘超标;砸货机的未进行密闭,作业过程中有粉尘逸出,导致相关作业岗位接触粉尘浓度超标。

2.3.3 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结果及评价

本次检测化学毒物为氨、盐酸及氯化氢、氧化锌、氯化锌、锰及其化合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砷化氢、磷化氢、氟化氢、甲醛、甲醇、苯酚共计14种。

其检测结果除热浸镀锌车间的筛锌灰工接触氧化锌、氯化锌浓度超过接触限值外,其余均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的要求。

超标原因分析:一是筛锌灰工单独在筛锌灰处工作,作业环境相对密闭,通风不良,飞扬的锌灰不能及时扩散,二是筛锌灰处虽单独设置了除尘器,但除尘器风量不足导致造成筛锌灰工接触氯化锌、氧化锌浓度超标。

2.3.4 物理有害因素检测结果及评价

本次共检测铸造车间、半加工车间、热浸镀锌车间、加工包装车间、空压站噪声作业点43个,同时对25个工种个体接触噪声剂量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表明22个个体接触噪声剂量超过职业接触限值,超标原因为水冷炉熔炼工序、半加工抛丸等工序、热浸镀锌、加工包装车间各设备均产生噪声,水冷炉、抛丸机、砂轮机、平口机、攻丝机等设备虽采取了消声、减震措施,但是由于产噪设备较多,各设备产生的噪声相互叠加,使得工作场所噪声测量值较高,工人接触噪声时间较长。

对变压站工频电场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表明该作业场所工频电场强度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对半加工车间1#线、热浸镀锌车间镀锌炉前、铸造车间高炉前和浇铸点工作场所高温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表明浇铸点工作场所工作场所WBGT指数不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其余地点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对半加工车间砂轮工进行了手传振动测量,测量结果表明手传振动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评价结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要求,在对本工程工作场所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及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基础上,对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等标准的有关要求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得出如下评价结论:

总体布局

本项目总平面布局功能分区明确,建筑物基本能满足通风、采光、防尘、防毒、防噪声、防高温等的要求,除污水处理站会对办公生活区有一定影响外,其余布置均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铸造防尘技术规程》(GB8959-2007)和《机械工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JBJ-2002)的要求。

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

本项目生产工艺较为先进,主要生产装置实现了机械化操作。生产设备布局中清理单元未隔开布置,熔炼、热处理、砂处理、热浸镀锌车间均单独布置且用实体墙隔开,部分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铸造防尘技术规程》(GB8959-2007)。

职业病危害分类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矽尘、煤尘、其他粉尘、砂轮磨尘、一氧化碳、盐酸及氯化氢、氯化铵烟、氨气、氯化锌烟、氧化锌、磷化氢、砷化氢、二氧化硫、锰及其化合物、高温及热辐射、噪声、手传振动。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规定,本项目属于“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中“黑色金属铸造业”,对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的规定,可以确定该项目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

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

根据本工程已设置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以及现场检测结果,确定职业危害预防粉尘的关键控制点为高炉原料库、上料处及砸货处,化学毒物的关键控制点为热浸镀锌车间的筛锌灰处,噪声的关键控制点为加工包装车间加工、包装及铸件相互碰撞产生的噪声。

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

本工程配备建设有防尘、防毒、降噪减振、防暑降温等职业病卫生防护设施,防护设施的维护运行情况良好,部分作业点粉尘、化学毒物、噪声浓度/强度不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应作为职业危害预防的关键控制点。

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

本项目执行济南玫德铸造有限公司的《劳动防护设备管理制度》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但应加大对防护用品使用的监督检查力度,要求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作业人员在进行生产作业时,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个人使用的个体防护用品要做到随时更换,并对其进行经常性地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

建筑卫生学

本项目采取的通风与空调、采光与照明措施,基本满足《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中关于通风的设计要求,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关于工作场所通风的有关规定。

辅助用室

厕所、盥洗室等辅助用室的设置情况基本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对辅助用室的要求。

应急救援

本项目执行济南玫德铸造有限公司的应急救援管理制度,并针对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制定了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了一定的应急救援设施及相应的药品,可针对一般的职业性伤害进行应急救治,设立了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人员,并定期举行应急救援演练,基本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要求。

职业卫生管理

本项目执行济南玫德铸造有限公司的职业卫生管理体系,设置劳动安全卫生专职机构,负责全厂安全与卫生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随时解决。建设项目应在现有职业卫生管理体系基础上,结合自身生产工艺及管理模式,按照相关规定进一步完善。

综上所述,本报告认为,济南玫德铸造有限公司年产8万吨管路连接件(一期)项目在新建项目在设计、施工中遵循了国家关于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原则,采取了相应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制定了相应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建设单位如能根据本报告书提出的补充措施,进一步整改完善,落实各项职业病防治措施,能够具备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条件。

 

评价建议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1)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学习和宣传,切实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配套法规的有关精神,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保障劳动者健康。

2)抓好对职工进行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和职业病危害的告知,企业应按照《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在办公区域设置公告栏,主要公布本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等;在工作场所设置公告栏,主要公布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岗位、健康危害、接触限值、应急救援措施,以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检测日期、检测机构名称等;并将可能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危害程度、危害后果、提供的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健康检查和相关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按《职业病危害告知书(范本)》进行合同告知。

3)严格操作规程,加强生产设备及防护设施的维修与管理,确保卫生防护设施正常运行。

4)要制定包含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的操作规程,操作规程中应包含工作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预防和控制措施、应急处理措施等。

应急救援措施

1)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制定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特别是针对二氧化硫中毒、氮氧化物、氨中毒制定详细的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演习,确保演练效果,并组织工人学会自救互救方法。

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及中文警示

企业应根据《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的要求补充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1)要加大对防护用品使用的监督检查力度,要求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作业人员在进行生产作业时,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2)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要做到随时更换,并对其进行经常性地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

职业健康监护

企业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的要求,进一步落实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1)健全职工健康监护档案,认真做好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生产人员和临时外来务工人员的上岗前和离岗后的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职业禁忌证患者和疑似病人,进行相应工作变动,减少职业病发生。

2)进一步完善职业健康监护制度,制度中应对职业健康监护的项目及查体周期,对职业病、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治做出说明。

防尘毒措施

1)炉料入厂卸料时应降低物料落差,减少粉尘飞扬。焦炭和石子等散装物料可设置卸料口,卸料口设置局部除尘系统。建议将炉料卸料区进行密闭,对卸料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隔离,避免对高炉操作区交叉污染,降低高炉区劳动者的接触浓度。

2)将砸货机进行密闭。

3)确保筛锌灰处除尘系统风量足够,及时进行除尘和维护,确保除尘罩有效捕集逸散的粉尘。

4)增强化学物质储存设备的密闭措施,建立管道等生产设备的定期检修制度,防止因设备老化或密闭不好,引起毒物的跑冒滴漏等现象的发生。

5)确保自动酸洗线排风设施风量足够,增加新鲜风流入口,保证自动酸洗线通风效果或在酸洗槽设置槽边吸风风系统,保证酸雾不经过工人呼吸带直接进入排风系统。

6)铸造车间的壳芯机应设置通风排毒设施,罩口风速或控制风速应足以将发生源产生的有毒物质吸入罩内,确保达到高捕集效率。

7)通过现场调查,虽然炉后上料工在操作室内工作,但炉后上料产尘较为严重,对高炉操作区造成交叉污染,建议炉后上料处设置局部除尘系统。

噪声控制

1)加强生产设备的维修管理,降低生产设备的噪声强度。

2)由于现有产生噪声的生产设备进行防振、降噪处理比较困难,因此对于噪声强度较大的生产岗位应积极加强个人防护,如加工包装车间等,及时配发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的噪声耳塞或耳罩,并经常督促生产作业人员进行生产作业时佩戴。

防暑降温措施

浇铸点高温超过接触限值要求,企业在浇铸点设置工业壁扇,并及时为员工发放发放藿香正气水,冲泡绿豆水用于降温防暑。

 

 

X